1.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一个民族有无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就能凝心聚力、________,各项事业就会________;忽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只会________、消极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奋发图强 一日千里 一盘散沙
B.精神振奋 兴旺发达 人心涣散
C.聚精会神 繁荣昌盛 离心离德
D.精神抖擞 蒸蒸日上 分崩离析
2.实体书店不仅是一种商业业态,也是一个文化标志,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招牌。实体书店要想在图书市场上赢得竞争,关键要找准定位,________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市场价值,在服务上做得更加周到精准,才能让读者________,让逛书店成为文化时尚,让更多人浸润在浓郁书香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晰 络绎不绝
B.确定 源源不断
C.明确 纷至沓来
D.确立 客似云来
3.正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以无比巨大的热情投入改革,以只争朝夕的劲头________改革,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探路改革,才令改革开放的大潮澎湃不息,蔚为壮观,________出令世界惊叹的成就。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动 创建
B.参与 创造
C.推进 构建
D.参加 制造
1.B【解析】第一空,横线处与“凝心聚力”构成并列结构,形容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所带来的好处, A项“奋发图强”指振作精神,努力工作,以谋求强盛;B项“精神振奋”指振作精神,奋发努力;D项“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饱满。三项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常用于搭配具体的某事,如聚精会神地听课,与文段中“国家”“民族精神”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根据“民族精神是……重要因素……?重要指标”可知,国家重视培养民族精神后,各项事业就会发展得很好,A项“一日千里”比喻进展极快;B项“兴旺发达”指事物或事业充分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D项“蒸蒸日上”比喻事情蓬勃发展,日日都有进步,均符合文意,保留。第三空,横线处与“消极颓废”构成近义并列,B项“人心涣散”形容人心不齐,与“消极颓废”语意相近,且可以作为不注重民族精神培养的结果,当选。A项“一盘散沙”比喻涣散不团结或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相较于“人心涣散”缺少“人心”这一重要主语,导致前后衔接不够准确,排除;D项“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这一后果程度过重,且与后文“消极颓废”的并列不够准确,排除。
2.C【解析】第一空,搭配“比较优势和市场价值”,且由“关键要找准定位”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出准确之意,A项“明晰”指清楚;不模糊,B项“确定”指明确而肯定,C项“明确”指使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均能体现出准确之意,符合文意,保留。D项“确立”指稳固地建立或树立,置于此处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搭配“读者”,且由文段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出“实体书店能够吸引更多读者来”的意思,C项“纷至沓来”指连续不间断地到来,符合文意,当选。A项“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常用来形容街道、码头等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的场景,文段并非强调“实体书店”让“读者”来来往往,置于此处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源源不断”形容连续而不间断,多用于形容事物,而少用于形容人,置于此处搭配不当,排除。
3.B【解析】第一空,横线处搭配“改革”且对应“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探路改革”,根据逻辑上的顺承关系,应先“加入改革”,再“探路改革”,故横线处要体现出“加入”的语义,B项“参与”、D项“参加”均符合文意,即对改革有热情、积极参与、进而探路改革,逻辑通顺,保留。A项“推动”指使事物前进,C项“推进”指向前进,填入横线处与后文矛盾,应该是先“加入”,再“探路”,从而“推进、推动”,均排除。第二空,横线处搭配“成就”,B项“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成就”,符合文意,当选。D项“制造”一指用人工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如制造机器、制造化肥;二指人为地造成某种气氛或局面等(含贬义),如制造纠纷、制造紧张气氛,与“成就”搭配不当,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