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异别勘”是宋代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规定的复审制度,是指犯人如果在录问或行刑时提出申诉,案件必须重新审理。宋代的“翻异别勘”分为原审机关的“移司别勘”和“差官别勘”两种形式。“移司别勘”是指由原审机关将案子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差官别勘”是指原审机关将案子申报到上级机关,由上级机关负责差派与原审机关不相干的另外一个机关的官员重新审理。这种情况下,往往或者是差派上级机关的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审,或者将案子移往上级机关复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翻异别勘”的是:
A.犯人对州县审理的案件提出申诉,可以将案件移交至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进行重审。
B.宋代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分左、右两厅,对其中一厅审理的案件,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另一厅重审。
C.犯人对州县审理的案件提出申诉,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可以亲至州县对案件进行重审。
D.宋代地方司法机关从上至下分为路、州、县三级,对由县上诉至州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州发回县重审。
2.遵循所含微粒性质的不同,化学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又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和红磷都是化合物
B.铁矿是单质
C.氯化钠是纯净物
D.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
3.划分就是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小类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也可以说是把一个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分成几个并列的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分解是在思维中将一个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反映部分的概念和反映整体的概念之间不是种属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正确划分的是:
A.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B.呼和浩特市分为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玉泉区
C.宇宙中的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D.刑罚分为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1.D【解析】“翻异别勘”包括“移司别勘”和“差官别勘”,“移司别勘”强调关键词“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差官别勘”强调关键词“申报到上级机关”,“差派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审”和“移往上级机关复审”中的一个。A项中符合“申报到上级机关”“移往上级机关复审”,属于“差官别勘”,排除;B项中符合“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属于“移司别勘”,排除;C项中符合“申报到上级机关”、“差派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审”,属于“差官别勘”,排除;D项中提到了“申报到上级机关”,所以将其限定在“差官别勘”的范畴内进行判断,但由于其不满足“差派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审”和“移往上级机关复审”中的任何一个,故D项不属于“差官别勘”,当选。
2.C【解析】纯净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A项:白磷和红磷都是由同种磷元素组成的,他们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排除;B项:铁矿中含有铁的多种化合物以及一些岩石、沉积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不是单质,排除;C项:氯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定义,当选;D项:冰和水虽然存在状态不同,但都是由同一物质水分子组成,所以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排除。
3.C【解析】划分:“把一个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分成几个并列的种概念”;分解:“反映部分的概念和反映整体的概念之间不是种属关系”。A项: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组成的,符合“反映部分的概念和反映整体的概念之间不是种属关系”,符合“分解”定义,不符合“划分”定义,排除;B项:呼和浩特市是由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玉泉区组成的,符合“反映部分的概念和反映整体的概念之间不是种属关系”,符合“分解”定义,不符合“划分”定义,排除;C项: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都是宇宙中的天体,且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是并列关系,符合“把一个外延较大的属概念”、也符合“分成几个并列的种概念”,符合“划分”定义,当选;D项: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都是一种刑罚,但是主刑与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不是并列关系,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