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某国航空航天局最新的数据分析证实,“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于2013年6月在火星上探测到的信号是甲烷信号。有人据此推断,这些甲烷可能是来源于生活在盖尔陨石坑内的生物体,这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推断
A.甲烷一直被视为遥远的星球上存在着生命的标志
B.经证实,火星上探测到的甲烷信号是持续稳定的
C.地球上的甲烷由生物体产生后会迅速消失在大气中,这证明火星上的甲烷一定刚被释放不久
D.火星上发现的甲烷,可能是因为陨石冲击,导致封存地底的甲烷气体被不断地释放出来
2.某国际古生物学研究团队最新报告称,在2.8亿年前生活在南非的正南龟是现代乌龟的祖先,它们是在二叠纪至三叠纪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当时,为了躲避严酷的自然环境,它们努力向地下挖洞,同时为保证前肢的挖掘动作足够有力,身体需要一个稳定的支撑,从而导致了肋骨不断加宽。由此可知,乌龟有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只不过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向地下挖洞。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只有挖洞才能从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中幸存
B.现代乌龟继承了正南龟善于挖洞的某些习性
C.正南龟前肢足够有力因而并不需要龟壳保护
D.龟壳是由乌龟的肋骨逐渐加宽后进化而来的
3.有科学家对澳大利亚约35亿年前的一块岩石中的微化石进行了分析,他们用二次离子质谱仪,从每个微化石中的碳-13中分离出碳-12,并测量出两者比例,他们发现这些化石包含一个原始生物群体。因此,他们推测生命早在35亿年前就已在地球上出现。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早在43亿年前,地球上就有液态水存在
B.微化石的碳-13和碳-12比例具有生物学和代谢功能的特征
C.甲烷是氧气出现之前地球早期大气的重要成分,是简单有机物
D.在格陵兰和加拿大都发现了三十几亿年前的疑似生物遗迹的石头
1.D【解析】论点:这些甲烷可能是来源于生活在盖尔陨石坑内的生物体,这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论据:近日,某国航空航天局最新的数据分析证实,“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于2013年6月在火星上探测到的信号是甲烷信号。A项:甲烷是存在生命的标志,说明甲烷和生命有联系,可以加强,不能削弱,排除;B项:甲烷信号稳定不能说明火星是否有生命,属于不明确选项,不能削弱,排除;C项:表明火星上的甲烷一定刚被释放不久,但是没有提到生命,不能削弱,排除;D项:说明火星上发现的甲烷可能是陨石冲击后从地底释放出来的,和生命无关,可以削弱,当选。
2.D【解析】论点:乌龟有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只不过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向地下挖洞。论据:为了躲避严酷的自然环境,它们努力向地下挖洞,同时为保证前肢的挖掘动作足够有力,身体需要一个稳定的支撑,从而导致了肋骨不断加宽。问前提,优先考虑搭桥。论点讨论的是乌龟有壳是为了向地下挖洞,论据讨论的是为了适应环境,导致了乌龟的肋骨不断加宽,论点论据讨论的不是一回事,在论点论据之间进行搭桥,可以说明肋骨加宽和有壳之间的关系。A项:讨论的是如何在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中幸存,没有说明龟壳与肋骨加宽之间的关系,无法加强,排除;B项:讨论的是现代乌龟所继承的习性,没有说明龟壳与肋骨加宽之间的关系,无法加强,排除;C项:只解释了正南龟的龟壳不是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没有说明龟壳与肋骨加宽之间的关系,没有搭桥,排除;D项:说明龟壳是由肋骨加宽后进化而来的,在论点论据之间搭桥,当选。
3.B【解析】论点:生命早在35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论据:科学家从35亿年前微化石中的碳-13中分离出碳-12,并测量出两者比例,发现这些化石包含一个原始生物群体。论点论据话题一致,都在说35亿年前存在生命/生物群体,要支持可以优先考虑找一个必要条件,即没他不行的条件。A项:该项说的是43亿年前出现了液态水的存在,题干讨论的是碳-13和碳-12的比例与生命是否存在之间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B项:假如微化石中的碳-13和碳-12比例不具有生物学和代谢功能的特征,就不能通过二者的比例得出微化石中有原始生物群体,因此是题干成立的必要条件,当选;C项:该项说的是甲烷的出现时间和特性,题干讨论的是碳-13和碳-12的比例与生命是否存在之间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D项:该项说的是三十几亿年前出现疑似生物遗迹的石头,到底是不是35亿年以前不确定,且只是疑似,并不能够证明一定存在生命,无法加强,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