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弗洛伊德曾说,教育是一种“不可能”成功的职业。因为我们往往会________地把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传递给我们的子孙。更有甚者,即使我们下定决心与童年所接受的教育________,“反其道而行之”,这其实也意味着我们正在被想要努力挣脱的链条所捆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以为是 妥协
B.潜移默化 决裂
C.习以为常 分离
D.理所当然 共存
2.教师承担着立德育人的神圣使命,对教师的要求比其他行业高________,但高到什么程度,要有客观标准和现实考量。如果把教师的育人细节不加选择、________地置于舆论场,可能会给教师和学校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和干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厚非 随心所欲
B.公平合理 杂乱无章
C.不容置喙 毫无保留
D.由来已久 轻而易举
3.从现实角度来说,“好面子”实际上是一种遵守社会游戏规则的表现。如果不把面子事做好,就容易被周围的人________。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必考虑“好面子”背后的原因和目的,只要跟大多数人的行为保持一致,________,就一定不会错,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的“羊群效应”。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感 亦步亦趋
B.排斥 随波逐流
C.鄙视 墨守成规
D.误解 人云亦云
1.B【解析】本题突破口为第二空,根据“反其道而行之”可知,横线处应表现出不赞同“童年所接受的教育”之意,B项“决裂”指破裂,语意相符,保留;A项“妥协”指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C项“分离”指分开、别离,均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共存”指共同存在,语意相悖,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潜移默化地把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传递给我们的子孙”,B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侧重于强调不知不觉的一种行为,符合文意,当选。
2.A【解析】第一空,根据前文“教师承担着立德育人的神圣使命”以及“但高到什么程度”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对教师要求高的“合理性”。A项“无可厚非”意为做的事情不能算错,不必过分地加以责备,B项“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不容置喙”指不容许插嘴,程度过重,排除;D项“由来已久”指事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文段没有体现出时间的延续性,排除。第二空,根据“如果把教师的育人细节不加选择”可知,横线处应体现“不加选择”的意思,A项“随心所欲”意为凭着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体现出随意不加选择的意思,当选。B项“杂乱无章”形容杂乱而没有条理,与文意不符,排除。
3.B【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只要跟大多数人的行为保持一致”以及“羊群效应”可知,横线处需表达“从众行为”之意,A项“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B项“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均能体现在行为上与别人一致,符合文意,保留。C项“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侧重“说”,而文段强调“做”,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一空,根据“‘好面子’实际上是……游戏规则的表现”以及“大多数人的行为保持一致”可知,不好面子则不能与众人行为一致,故横线处所填词语需表达不能与众人一致之意,B项“排斥”指不相容、使离开或不使进入,符合文意,当选。A项“反感”指不满或反对的情绪,侧重情绪的表达,与B项相比程度轻,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