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有句古语:“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据此,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如果留得五湖明月,定有去处可下金钩
B.虽然五湖明月俱在,但已无处可下金钩
C.没有留得五湖明月,也有去处可下金钩
D.没有留得五湖明月,可能会无处下金钩
2.在南极海域冰冷的海水中,有一种独特的鱼类,它们的血液和体液中具有一种防冻蛋白,因为该蛋白它们才得以存活并演化至今。时至今日,该种鱼类的生存却面临巨大挑战。有人认为这是海水升温导致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南极海水中的含氧量随气温上升而下降,缺氧导致防冻蛋白变性,易积于血管,导致供血不足,从而缩短鱼的寿命
B.防冻蛋白能够防止水分子凝结,从而保证南极鱼类正常的活动,气候变暖使得该蛋白变得可有可无
C.南极鱼类在低温稳定的海水中能够持续地演化,而温暖的海水不利于南极鱼类的多样性
D.并非所有南极物种都具有防冻蛋白,某些生活于副极地的物种并没有这种蛋白
3.地理老师在五个柜子里放入了五种矿物,每个柜子只放一种矿物:赤铁矿、黑云母、绿泥石、黄铜矿、方铅矿。已知:(1)如果一号柜放赤铁矿,那么二号柜不放黑云母;(2)或者三号柜放赤铁矿,或者一号柜放赤铁矿;(3)如果二号柜不放黑云母,那么四号柜不放绿泥石;(4)若五号柜放方铅矿,则四号柜放绿泥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三号柜放赤铁矿”的结论?
A.二号柜不放黑云母
B.一号柜不放黄铜矿
C.五号柜放的是方铅矿
D.四号柜不放绿泥石
1.B【解析】题干翻译为:留得五湖明月在有去处下金钩(无处下金钩)。A项翻译为:留得五湖明月有去处下金钩,是对题干条件关系的肯前,肯前必肯后,一定为真,排除;B项翻译为:五湖明月俱在 且 无处可下金钩,与题干的条件关系相矛盾,不可能为真,当选;C项翻译为:留得五湖明月 且 有去处下金钩,“留得五湖明月”是对题干条件关系的否前,否前无必然结论,因此可能为真,排除;D项:前半句“留得五湖明月”是对题干条件关系的否前,否前无必然结论,因此可能无处下金钩,排除。
2.A【解析】论点:海水升温导致鱼类生存面临巨大挑战。论据:在南极海域冰冷的海水中,有一种独特的鱼类,它们的血液和体液中具有一种防冻蛋白,因为该蛋白它们才得以存活并演化至今。A项:说明升温会使得防冻蛋白变性,从而缩短鱼的寿命,解释了为什么海水升温会导致鱼类生存面临挑战,可以支持,当选;B项:论点讨论的是鱼类面临生存挑战的原因,而该项说的是没有防冻蛋白的鱼也能正常活动,二者讨论的话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项,不能支持,排除;C项:“鱼类的多样性”题干未提及,而且也没有提到论点说的海水升温导致鱼类无法生存,无关选项,排除;D项:讨论的是某些副极地的物种没有防冻蛋白,没有提到论点中说的海水升温导致鱼类无法生存,无关选项,排除。
3.C【解析】(1)一号柜放赤铁矿二号柜不放黑云母;(2)三号柜放赤铁矿 或 一号柜放赤铁矿;(3)二号柜不放黑云母四号柜不放绿泥石;(4)五号柜放方铅矿四号柜放绿泥石。提问为“得出‘三号柜放赤铁矿’”,本题给出了结论,需要从结论出发倒推条件。根据条件(2)可知:想要推出“三号柜放赤铁矿”,需要一号柜不放赤铁矿;根据条件(1)可知:想要得到“一号柜不放赤铁矿”,需要二号柜放黑云母;根据条件(3)可知:想要得到“二号柜放黑云母”,需要四号柜放绿泥石;根据条件(4)可知:想要得到“四号柜放绿泥石”,需要五号柜放方铅矿。即:想要推出“三号柜放赤铁矿”,需要五号柜放方铅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