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城市人民建”。搭建民意“直通车”、公众“议事厅”,有事好商量,大家来出力,很多工作就能做到__________。比如上海能在短短一年内迅速形成垃圾分类的新风尚,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A.立竿见影
B.事半功倍
C.万无一失
D.尽善尽美
2.在长期积累中,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采集、加工和传播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__________的方法、流程、标准和机制,虽然有单一乃至僵化的缺陷,但__________,对保证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高度专业水平的内容对任何媒体都是__________的,这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系统 无独有偶 求之不得
B.成熟 不可否认 不可或缺
C.普遍 显而易见 独一无二
D.先进 不言自明 至关重要
3.实际上,靠强制手段和利益驱使评上的“文明城市”,只不过是__________罢了。只有每一位市民发自内心地__________“文明城市”理念,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做文明有礼的城市人,“文明城市”自然__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欺欺人 认同 水到渠成
B.沽名钓誉 拥护 不期而至
C.装腔作势 赞同 实至名归
D.掩耳盗铃 维护 名副其实
1.B【解析】根据横线后“比如”可知,后文是横线处的解释类对应。根据“在短短一年内迅速形成垃圾分类的新风尚”可知,横线处想体现的是花费较少时间与投入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之意。加之前文中的“大家来出力”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带来效率的提升。B项“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符合文意,当选。A项“立竿见影”意为把竹竿竖在阳光下,立刻可以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见效很快,用于此处程度过重,与后文的“一年内”表述不符,排除;C项“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文段未提及做工作时有没有差错,排除;D项“尽善尽美”意为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无缺,文段未提及工作是否完美,且“尽善尽美”放入此处程度过重,排除。
2.B【解析】第一空,与前文“长期积累”对应可知,这一套方法、流程、标准和机制应是相对“系统”“成熟”“普遍”的,D项“先进”无法构成对应。且根据后文“虽然有单一乃至僵化的缺陷”可知,这些机制都存在问题,“先进”强调领先和进步,与“缺陷”语义矛盾,排除D项。第二空,根据转折词“但”可知,前后语义相反,转折前阐述了传统媒体存在缺陷,填入的成语应表示传统媒体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A项“无独有偶”是指并非只此一个,还有一个可以和它配成一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至少得有二者,文段只提及传统媒体,排除。第三空,根据后文“这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可知,文段强调具有高度专业水平的内容是任何媒体必须具有的,B项“不可或缺”符合要求。C项“独一无二”是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文段并非强调独特性,且“独一无二”用在此处程度过重,排除C项。
3.A【解析】第一空,根据前文“靠强制手段和利益驱使评上的‘文明城市’”可知填入的成语是用来形容这种行为并无实际意义。A项“自欺欺人”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B项“沽名钓誉”指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以谋取好的名声和荣誉;D项“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三者均符合文段语境要求,保留。C项“装腔作势”是指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用来比喻故意做作,主语多搭配人,与文意不符,且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填入的词语搭配“理念”。A项“认同”指承认、认可;B项“拥护”表示对政策、措施、领袖等的赞成和支持,二者均可搭配“理念”,保留。D项“维护”指保护,使免于遭到破坏,多搭配“利益”“关系”等,与“理念”搭配不当,排除。第三空,“只有”引导必要条件,根据文意可知,只有每位市民“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做文明有礼的城市人”,“文明城市”自然会形成,故横线处应表现条件满足,结果自然形成。A项“水到渠成”意指水流到之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符合文意。B项“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侧重“意外到来”,与文段“文明城市”自然而然的结果语意相悖,排除。